发布日期:2025-04-25 ??浏览次数: 次
第九期全国砂石骨料行业技术与管理人员高级培训班学员到中国建筑防水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参观学习!
2025年4月23日,由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九期“全国砂石骨料行业技术与管理人员高级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现场教学走进中国建筑防水博物馆实地探寻防水技术在更迭演变中显现的智慧之美,时代之光。东方雨虹集团张文超、张淼淼介绍了情况。下午,中国砂石协会党支部与培训班学员一起走进大运河博物馆,探秘大运河的传奇。
现场教学
三尺栖息地,居者有其屋。“衣食住行”是基本生活需求,防水作为“住”的一个重要条件,自然而然成为建筑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培训班走进这家藏着一卷中国建筑防水史的博览馆。中国建筑防水博物馆始建于2003年,坐落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公司院内,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原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主办,北京东方雨虹公司协办。
博物馆分为古代、近现代两个展区。古代防水展区展示的是以建筑结构为主的防水策略与物件,如何在岁月的洗礼下,守护古建筑的坚固与优美。近现代防水展区聚焦于沥青等现代材料如何成为现代建筑防水的核心,揭示科技进步对提升建筑品质的重大贡献。
按历史脉络,中国古代建筑防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命名为:茅茨土阶、秦砖汉瓦、五色琉璃、金碧辉煌,分别代表了原始社会、秦汉、唐宋、明等四个历史时期。
近现代展区详细记录了20世纪40年代至今,我国在近现代防水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从第一条纸胎油毡生产线,到改性沥青卷材生产线,再到高分子卷材生产线、PVC片材生产线,以及防水涂料生产装置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幅提速,高铁从零到突破4万公里,北京成为双奥之城,大型机场、水利水电工程遍布大江南北,地铁、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装配式建筑等基建项目纷纷涌现,在这一时期,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构造、新装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类政策、法规、标准纷纷出台,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大发展,中国建筑防水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期。
伴随着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品种的不断增加,东方雨虹根据各种不同工程的需求,创新研发出“雨虹”系统防水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人民大会堂、中华世纪坛、三峡水电站、北京地铁、首都机场、京沪高速、中央直属粮库、央视新址、水立方、鸟巢、奥运村等众多国家重点工程上。
党建活动
中国砂石协会党支部与培训班学员一起红色联动,走进大运河博物馆。探寻运河文化底蕴,触摸经济发展脉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汲取奋进力量。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贯穿中国南北的五大水系,串联起沿线经济、文化与政治命脉。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明“活态遗产”的杰出代表。
大运河博物馆以“运河之舟”的设计理念展现大运河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学员们一道参观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通过1000余件文物、艺术品,生动还原了大运河从史前至当代的发展演变,系统展示了大运河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北京城市建设、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图片和多媒体展示,学员们深入了解了大运河在古代漕运、城市功能提升、政治中心地位巩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国砂石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胡幼奕还结合有关主题展区展示的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地区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介绍了中国第一家水泥厂和第一条柏油路等建设的背景,砂石作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骨料,用于房屋、工程建设。他勉励大家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提升,做高品质砂石,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
精彩时刻
来源:中国砂石协会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5年04月25日